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,经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主动申请,其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......[详细]
不知何时开始,学术界许多知名学者、专家深陷“造假门”,学术界论文造假事件层出不穷......[详细]
经李总理总理签批,国务院1月31日发布《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要求抓紧制定对科研不端行为“零容忍”、树立正确科研评价导向的规定,加大对科研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……[详细]
为了有效预防和依法规范处理高等学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,扭转学风不良发展趋势,促进科学研究良性发展,教育部近日发布《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》,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。《办法》的颁布实施……[详细]
2016年8月,日本东京大学接到匿名举报材料,举报该校6个实验室的22篇论文存在人为造假的图片和数据……[详情]
一向给人以严谨认真印象的德国人,对于学术造假,包括伪造学历、抄袭论文等行为,可谓“重拳出击”。不仅政府司法部门出台了严格的法律进行约束,德国学术界对于学术欺骗行为更是“零容忍”。无论是职场新人,还是政界高官,一旦被爆出在学术上存在造假、欺骗行为,此人在相关领域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宣告结束。在德国,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,如抄袭、剽窃、作假等,不仅会受到各学术部门的纪律处分……[详情]